中國的領土一點不能少直流電阻測試儀廠家集體呼吁
歷史早就給出了明確答案。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屬于中國。早在秦漢時期,中國人民已經開始在南海航行和生產活動,我國政府對南海諸島的管轄從唐宋就漸趨展開。歷代中國政府通過行政設治、*巡航、生產經營、海難救助等方式持續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進行管轄。
二戰期間,日本在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后,侵占了中國南海諸島。二戰結束后,中國根據《開羅宣言》和《波茨坦公告》所作出的明確規定,收復南海諸島,在島上派兵駐守并建立各類軍事、民事設施,從法律和事實上恢復對南海諸島行使主權。
中國不參與不接受南海仲裁
2013年1月22日,菲律賓就中菲有關南海“海洋管轄權”爭端提起強制仲裁,并聲稱其依據是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》有關規定。
2014年12月7日,中國政府發表關于菲律賓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轄權問題的立場文件,全面系統闡述中國不接受、不參與仲裁以及仲裁庭對本案明顯沒有管轄權的立場和理據,未來裁決結果作出后,也將不承認、不執行。
有人說,中國不接受、不參與,可能要被扣上“藐視法”和“怕輸”的帽子。對此,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曾打了個形象的比喻來反駁:“足球場上,一支球隊如果明知對手和裁判已經串通一氣‘吹黑哨’,怎么還會同意進入賽場比賽?不僅球隊不會接受,廣大球迷和觀眾也不會接受。”更況且,這個“黑哨”也根本不具備裁判資格
強制仲裁是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》創立的一種新程序。但是,強制仲裁同談判協商等方式相比,是次要的、補充性的方式。它的適用有多項條件限制的,而菲律賓提起的仲裁也未滿足其中的任何條件。
3月8日上午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,外交部部長*表示:“中國政府不接受南海仲裁案,*是在依法行事。”
對于某些國家在南海的*,中國國防部這樣說——“朋友來了有好酒,豺狼來了有獵槍。歷史終將證明,誰只是匆匆過客,誰才是南海真正的主人。”
